杜甫的组诗"三吏"是指___"三别"是指_______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8 05:49:44

三吏是新安吏、潼关吏、石壕吏,三别是新婚别、垂老别、无家别,都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。

三吏是新安吏、潼关吏、石壕吏;三别是新婚别、垂老别、无家别。

三吏是新安吏、潼关吏、石壕吏;
三别是新婚别、垂老别、无家别。

三吏:《石壕吏》 《新安吏》 《潼关吏》三别:《新婚别》 《无家别》 《垂老别》

“三吏”“三别”是历来对杜甫组诗《新安吏》《潼关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的简称。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(759年)三月,有计划、有安排写成的作品。当年三月,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,国家局势十分危急。为了迅速补充兵力,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、无章法、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。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,怀着矛盾、痛苦的心情,写成这六首诗作。这次战争,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,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。所以,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,大骂“天地终无情”,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;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,又不得不含泪安慰、劝勉那些未成丁的“中男”走上前线。百姓在难以忍受的残酷压迫下,妻劝夫,母送子,先后走上战场,有的老妪甚至献出了生命。杜甫在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苛暴的同时,以无限同情和感激的心情,用唯妙唯肖的笔触,歌颂了广大的人民。“三吏”与“三别”,表现手法不尽相同,所谓“三吏夹带问答叙事,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”。在“三吏”中,因为夹带问答,所以杜甫本人出场;在“三别”中,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,所以杜甫没有露面。从文学源流上看,“三吏”“三别”上承《诗经》、汉乐府风格,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,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。以下是“三吏”“三别”组诗的具体内容。

《新安吏》: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“借问新安吏:县小更无丁?”“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”“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?”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!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!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我军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就粮近故垒,练卒依旧京。掘壕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”
《潼关吏》:士卒何草草,筑城潼关道。大城铁不如,小城万丈余。借